当前位置:

聚焦双高建设 凝心聚力再出发

2025年04月22日

--基础医学部组织与胚胎学教研室召开教研活动专项会议

为落实双高建设文件精神和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2025417上午9在明德楼基础医学部会议室召开教研室活动会议,旨在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及要求,同时落实各项工作安排,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进行。

一、 教学反思比赛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教学反思比赛活动主题为“以思促教·育医精诚——医学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旨在推动教师运用教育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教学痛点、提升医学课程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打破职业倦怠、培育反思文化和教学学术文化。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教研室主任蔡之彬老师根据活动举办流程分配各项任务到个人。

二、 数据驱动教学革新

为深化教学改革,利用数据驱动教学革新,促进教学反馈、教学反思和教研教改,教学学术数据支撑,教研室特邀基础医学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冯小燕老师进行关于问卷星、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数据利用的经验分享,以及如何形成教学论文。曹献英主任表示,数据是教学反思“听诊器”,可推动教学从经验驱动向实证驱动转型,并推动教学学术的成果转化。

三、 课时调整优化

为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及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应对课时压缩和质量提升的双重挑战,教研室依据“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不少于4:6”的要求,进行系统性优化课程结构、深化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如调整课程标准、教案、数字化资源等内容,体现“本科、专升本科、专科”不同层次的区别,凸显护理、康复、药学等不同专业的特色,助力构建学生的知识图谱及能力图谱,为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注入新动能。

四、 实验教材开发

为解决教材适配度欠佳的痛点问题,现教研室拟进行实验教材编写,同步规划校企合作与数字化云教材建设。教研室主任蔡之彬老师组织对目录框架设计、单章节编写框架、图谱绘制、综合性实验设计和多元性考核方式等进行讨论,并进行任务统筹,要求各教师按时间节点落实。后续定期召开进度汇报会,确保编写工作高效推进。

五、 实验室讲解标准化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近期有序开展实验室讲解工作专项培训,旨在提升实验室开放质量、科普服务能力和展现实验室建设风貌。蔡之彬老师从讲解前、中、后介绍了讲解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比如讲解前做好4大准备(人员准备、环境准备、设备物品准备和情报准备)。索洋洋老师表示,讲解时可设置现场模拟讲解与应急问题处理,确保参训人员具备独立开展科普导览、教学辅助及学术接待的能力。学校优秀讲解员王影老师表示,讲解员应系统掌握实验室功能布局、实验流程及教科研动态,提升科学表达与互动答疑能力。曹献英主任表示,面向不同参观人群讲解员可动态调整讲解侧重点,如面向专家可讲解实验室建设如何促进专业发展等,体现学科特色和学生能力培养。后续教研室将继续配合实训中心工作,持续优化讲解队伍建设,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提供专业化支撑。

六、 毕业生线上补考安排

为保障毕业生学业工作有序推进,教研室响应学校及部门部署有序开展毕业生线上补考工作,本次补考涉及考生20余人,教研室提前制定详细方案,优化线上试题库及评分细则,经严格培训后通过开展线上考试,确保流程规范、公平公正。此次线上补考既是对教学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实践,未来将持续完善多元化考核机制,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曹献英主任进行教研室会议总结,首先,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冯小燕老师前来分享交流表示欢迎,后续在教研教改及成果产出等方面可建立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其次,本次会议围绕教学改革核心目标,拟统筹推进“以赛促教、数据赋能、专业适配、教材攻坚、讲解规范和考试公平”这六项工作,团队应高效协作、保持务实作风,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最后,各位教师应将个人职业成长嵌入教研室发展框架,构建互助生态。

图片1_20250422080854A415.png

参会人员认真讨论与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