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病理学教学资源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以更好地开展终结性考核,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于2025年4月10日在崇实楼A516开展了病理学练习题规范化建设(选择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病理学教研室主任郑馨武主持,病理学教学团队全体教师积极参与。
一、深度剖析现状,精准定位问题
活动伊始,黎岳南教授对当前病理学单项选择题的使用现状展开了系统梳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黎教授指出目前练习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题干表述模糊。部分题目存在歧义,题目定义不明确,容易使学生在理解题意时产生困惑;二是选项设计不合理。答案长短不一,干扰项缺乏迷惑性;三是知识点覆盖不均。练习题重复考查基础概念,对综合应用类知识点的考查不足,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体系;四是难度梯度缺失。题目中未体现简单题、基础题、进阶题的合理分布,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五是题目编排混乱。同一试卷中基础题与综合题混杂,容易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影响考试心态和成绩。
二、明确建设方向,共探规范路径
在讨论环节,黎岳南教授强调,练习题规范化建设需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导向,确保题目与教学大纲紧密衔接,同时兼顾“教”与“学”的双向需求。他提出具体要求:一是题干设计,应清晰明确,避免歧义,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目意图;二是选项设置,需具有逻辑性,干扰项应基于常见误区设计,以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是答案唯一性,正确答案应唯一且无争议,避免使用“以上都对/都不对”等模糊选项;四是结合临床,练习题规范化需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避免脱离实际场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黎教授还详细讲解了标准化题型的制定流程,并展示了如何将病理学核心知识点转化为规范的单项选择题,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法。
三、强调动态调整,保障科学实用
病理学教研室主任郑馨武指出,教师应通过分析历年考试数据和学生反馈,动态调整练习题内容,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练习题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四、达成广泛共识,凝聚团队力量
经过充分讨论和交流,全体教师就练习题中单项选择题题型的内容、数量及答案达成一致意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夯实基础,为打造“金课”、培育卓越医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此次病理学练习题规范化建设教研活动为提升病理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病理学教研室教师进行探讨